騎過武嶺、塔塔加、宇老大滿貫、大三元、日月潭、谷關、大雪山……
,對車齡快屆滿3年的我來說,初階版單車拼圖就只缺最後一塊了~
~那就是陽金3P,雖然也想環島或到海外騎車,
但在小公司上班、沒有職務代理人,
老婆、老媽的職位老公也沒那個狗膽找代理人,
所以不在我的慾望清單裡,
剛好清明連假可以回娘家沾醬油、寄小孩,
就選定這個好日子出發了~~
陽金P字山道,總爬升 約 2200 公尺;全程約 75 公里
8:10天母運動公園→東山路→仰德大道→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→竹子湖→
10:15小油坑(第1P海拔約800M)→連續下坡約20K→
11:00金山→萬里→大坪國小(海拔約400M陡下坡及髮夾彎)→
13:10風櫃嘴(第2P)→(連續下坡約7K)→楓林橋左轉→
13:43平菁路起點(享用午餐)→平等國小(海拔約400M)→
16:00冷水坑停車場海拔約750M(第3P)
參考自行車協會的高度表:
老公的建議
記得5年前老公騎陽金3P時,我只是加油團裡微不足道、又毫不起眼的大嫂,
只有幫車手們搖旗吶喊、以及「慰問安撫」老公~~簡稱慰安~~的功能,
不過老公騎完3P後體力都被榨乾,也沒力氣再騎別的東西就是了(很哀怨)……
當然是指練習台它本人很哀怨啊你在想什麼……
總之他3P騎過很多次、實戰經驗豐富,對我的實力相當了解、我很信賴他,
對於這個比大三元還硬斗的路線,我很需要他給我事前訓練、
行程配速等等各方面的建議(拿出筆記本),
於是我就不恥下問了,然後老公既認真又嚴肅的看著我說:
「我是覺得陽金3P(豎起耳朵)…… 妳是騎不完的……妳騎2P就好…… 」
你TMD連宇老「命運分叉路」都沒發現「順順騎過去」、
腦神經跟海棉體一様大條、老是用下半身在思考、騎車、做EVERYTHING的男人,
我還指望你什麼,還是自己做功課比較實在啦……
(警語:吵架時翻舊帳、人身攻擊、口不擇言有礙婚姻健康,請勿模仿~~)
事前準備
我是個標準的假日騎士,因為嫌麻煩又懶惰、車隊的夜騎我都不參加,
平常吃完晚飯會在公園健走一個小時,這是我維持強健體魄的方法(自我感覺良好),
翻了一下行事曆,3月騎程幾乎週週破百K:
第一週~塔塔加(同德國小出發)
第二週~高美濕地
第三週~大甲鐵砧山
第四週~日月潭
第五週~谷關
寫到第五週感覺有點不妙、眼尖的同事應該會發現…… 為何我的MONDAY總是很BLUE、
星期一ALWAYS眼皮張不開、腳也抬不起來,
因為我是正港上班一條蟲、放假一條龍啦、老闆我對不起你(半澤直樹式土下座道歉),
假日如此騎程應該還算精實(話鋒一轉),
這樣的強度應該足以應付陽金P字道吧(安心)~~
因禍得福
就在一切準備妥當、看似順利的前兩日,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,打亂了原本的計劃,
這一天,老公一如往常的、在幫愛駒做騎乘前的小保養,
突然手中的抹布像泥鰍般骨溜地掉落在地板上,
老公下意識伸出蓮花指、迅速地彎腰撿拾,說時遲那時快,
喀啦一聲,腰就這麼「閃~到~了!!!」,
那一晚老公痛得無法入睡,連起身都有困難,
這下大事不妙,老公真的只剩一張嘴、十天半個月內什麼都別想騎了(很悲傷)~
但俗話說得好,危機就是轉機,
幾番討論之後,決定化(老公的)悲憤為(我的)力量,
還是依原計劃成行,而我幸運地多了一台「補~給~車!!!」~好幸福喔~灑花~
清明節這天8:10天母運動公園出發
聽說東山路可以避開仰德大道的車潮,距離又比較短約5.5KM到文化大學,
結果還沒暖身就是一連串的爬坡,有的地方甚至有17%~23%,
還沒到第1P,我的表情就從愉悅變成痛苦,
感覺像騎台中的華南路,但更長更陡一些~
有個髮夾彎想停下來休息拍照,但不小心和野狗對上眼,
然後它們互相使了個眼色就來狂追我,
嚇得我落荒而逃~
騎了50分鐘終於到文化大學,今天車友很多~

台北市看夜景的熱門景點,也勾起我年輕時和老公~
夜遊陽明山、一抽定終身的回憶(抽鑰匙的抽啦你又在想什麼~)
懸浮微粒高、因此能見度差,這裡的夜晚比白天美麗
接上仰德大道,路過中山樓~開放參觀時間內可以購票入場
9:45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,今天烈日當空,32度是在樹蔭下的溫度,
接下來紫外線最強的10:00~14:00,我在炙熱的陽光下騎車,碼表還一度跳到41度,
山谷間捎來的風是大自然最美妙的恩典、最仁慈的恩賜~~
竹子湖
3月的花季過了,4月換海芋季登場,賞花遊客絡繹不絕,一路上吸了不少廢氣~
10:15噴氣的小油坑
騎了兩小時才到第1P,今天不跟車隊、沒有壓力、不拼速度、邊騎邊玩,
拉近看看

別急,再往前走,路邊也有

馬槽橋
連續下滑20K到金山,這裡風水寶地、墓園不少,今日清明祭祖、頗為熱鬧,
萬里走員潭路時看到這一大面指示牌要右轉,
看到這個橋忘了要不要左轉,打電話問老公:「喂~我剛經過荒唐~環潭~不是啦~
救人喔~那個『磺潭社區』怎麼那麼難唸~要過磺興橋是吧,好知道了~」
別笑我中部人ㄢㄤ不分,真的很難唸,不然你來唸呀!你來唸呀!(腦羞成怒)
然後又是一路爬坡,會經過天祥寶塔
然後往靈泉寺(這裡要往士林內湖,而不是大坪國小)
右轉過香員林橋
之後會看到風櫃嘴的指標,車子變少好騎多了,
感覺像騎台中的赤崁頂,只不過下坡比較多,
靈泉寺有提供清涼解渴的蜂蜜檸檬水,實在揪感心~
歷經艱難的爬坡
13:00終於到了傳說中的風櫃嘴
突如其來的舉車嚇壞一旁的登山客,
上卡的點點滴滴
上回高雄的忠實讀者劉先生、留言說想聽我分享上卡心得,
藉這個版面小聊一下,
捏指一算我上卡也快屆滿一年了,到現在摔了4次,
都是因為重心不對、或忘了脫卡而定桿摔,
其實摔車時只要讓肉多的地方(屁股)著地、手安份的放在握把上,
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礙,
但有一次摔車時我突然想試試用手撐地的下場(很反骨),
於是我驗證了「傷筋半年、傷骨一年」的俗諺,有半年手都使不上力,
剛上卡時,長距離的爬坡如武嶺、有定桿疑慮的坡如八卦茶園,
人太多會來不及脫卡的場子……我都不敢上卡……
總之是個這也怕那也怕的臭俗辣,
後來習慣了卡鞋的施力方式,穿一般步鞋騎車反而覺得很怪,
總之現在都穿卡鞋,遇到沒把握的陡坡下來牽車就是~~
我卡踏調很鬆,用力一拔就脫卡了,但上卡還是很慢,
每次紅燈變綠燈,車友都噴到對街了我還在找洞,
於是我問小鄭:「你們上卡怎麼練的、怎麼那麼迅速」,
他回答:「因為妳是女生,找洞本來就不是妳的專長啊~嘿嘿~」
暗!我忘了~跟小鄭講話「認真你就輸了」!
「聽你在畫虎蘭,去呷賽啦!」(呼~扳回一城)
思緒回到風櫃嘴~在制高點眺望遠山
忽然眼角餘光掃射到一枚熱血年輕人,不畏毒辣的太陽,燃燒青春的肉體,
是說天氣這麼熱,你是想矖成焦阿巴嗎,
要做好防矖,才不會中暑、加速老化、得皮膚癌...(粉嶺媽的叮嚀~)
走右邊的路下滑到士林
一路滑到楓林橋的至善路左轉
13:45終於來到第3P起點平菁街,先到對面的客家小吃店用餐,吃飽了再上~
從平菁街到冷水坑大約14km,需爬升650公尺,感覺像騎上赤崁頂後下滑再逆騎一次,
只是現在熱到快中暑也沒體力了,不過就算均速只有5km,最慢2小時內應該還是騎得完~
到中華電信衛星站是一個接一個的陡坡,累積著一個又一個的怨念
車流陣陣不間斷,熱浪波波不饒人,
汗水滴滴不曾歇,長坡漫漫何時盡。
在這裡有面很大的指標,要右轉往松園、擎天崗、冷水坑,
只是一右轉便是一個大陡坡,趕緊手忙腳亂換成最輕檔
體力隨著汗水一起蒸發,此刻的我~~~累到只剩下一身臭皮囊~
到冷水坑的最後2KM,
感覺就像昆陽到武嶺、最後那段2KM的天堂路,那麼漫長、那麼讓人煎熬~
終於到了!帶著一身狼狽,做了一首打油詩代表此刻心情:
放棄容易堅持難,
雙腳無力菊花開,
燃燒至此剩餘燼,
撐到頂點汗始乾。
謝謝老公不畏無聊、一路陪伴, 第一次享受老公的補給,甜蜜指數抵銷了一些痛苦指數~~
只是這路線比大三元硬多了,車流量大,冬冷夏熱,
想挑戰的朋友還是找個舒適的天氣再來吧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